【CCMT2016-活動】 “院校之窗”之大學簡介
【CCMT2016-活動】
“院校之窗”之大學簡介
CIMT2015展會呈現給觀眾一個全新的展覽板塊——院校之窗。展出效果明顯,受到了行業(yè)企業(yè)和大專院校的好評。為此,CCMT2016展會專門辟出500平方米的展區(qū),免費邀請十四所大學參展。
在參展大學中既有具有先進設計理念、觸及全球前沿技術的國內一流大學,也有注重實用、專注共性技術研究實力雄厚的各大院校。為企業(yè)的各層次需求提供了多種選擇。
今天向業(yè)界重點介紹這些受邀參展的院校。
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先進制造裝備及控制研究組面向國家級企業(yè)重大需求,主要從事并聯(lián)機構及其裝備、數控機床及其功能部件、飛行模擬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廣泛地開展產學研合作、取得了一系列理論與應用成果,并獲得了大量的研究經驗和技術積累。將展示四項成果,包括:具有較高精度和剛度的飛機結構件的五軸聯(lián)動加工技術;乘用車生產線用噴涂并聯(lián)機構機器人,可替代進口。大推力永磁直線同步電機伺服系統(tǒng)、高頻響應直線電機及其伺服系統(tǒng)。采用并聯(lián)機構的大型太陽能聚光器跟蹤機構。
同濟大學
推出3項科研成果,包括:旋轉式動態(tài)銑削力測量儀和內置電池旋轉式銑削扭矩測試儀,即將力傳感器直接集成在銑刀刀柄內,使刀具自身具備測力功能,測力過程不再受工件尺寸、形狀的影響,切削力作用點相對于傳感器的位置可保持不變。由于集成了力傳感器的刀柄隨同銑床主軸一起旋轉,所以稱之為旋轉式銑削力測量儀。六維力/力矩測量平臺,該傳感器具有高靈敏度、高剛度,可以同時測量6個自由度方向的力和力矩。平臺采用獨特的組合式彈性元件結構,電阻應變片作為測量原件,在保證靈敏度的前提下,平臺具有較高的剛度的固有頻率,且從原理上避免了6個相互正交的力/力矩之間的相互干擾。
華中科技大學
將展示多種新技術,如面向汽輪機、燃氣輪機、航空發(fā)動機及模具行業(yè)的“高端多軸CAM軟件系統(tǒng)”,針對葉片、模具等零部件的特性生成融合工藝知識的3至5軸銑加工軌跡。機器人離線編程系統(tǒng)是一款應用于零件多軸加工、激光加工、衛(wèi)浴噴涂、五金打磨、石材雕刻、模具淬火等領域的應用軟件。華中數控云服務是集物聯(lián)網、大數據、云數控等技術的應用服務平臺。平臺通過采集數控系統(tǒng)的位置、電流、溫度、力矩、震動、跟隨誤差、聲音、圖形、視頻等大數據;分布式存儲管理大數據;應用大數據分析特征提取等智能算法,深度挖掘數控機床的能力。從而提高數控機床的管理效率、加工效率、加工質量,并保障機床的健康的工作。
天津大學
推出四項科研成果,包括:智能主軸研發(fā)與關鍵技術。該成果采用預緊力閉環(huán)主動控制技術與溫度場智能主動控制技術,可以實現全工況下主軸的最優(yōu)綜合性能。機床溫度場智能主動控制技術。該成果采用差異化主動溫控策略,可根據機床環(huán)境和內生熱源工況變化實時動態(tài)調整溫控策略,通過機床功能部件與結構溫度場的智能主動控制,實現工作空間熱誤差最小化。智能可重構數控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在設計中大量采用模塊結構,控制板高度集成,便于維修和更換。技術水平國內領先。可用于2-6軸聯(lián)動數控車床、銑床、加工中心及相關專機類機床等。智能制造裝備(機器人),包括6自由度垂直關節(jié)型上下料機械手,輕量化設計使機械手的運動更加迅速精準。控制系統(tǒng)采用示教方式編程。氣動卡爪配備夾緊傳感器,保證工件夾持準確、到位的同時也可以避免工件已加工表面的損傷。
華東理工大學
針對汽車發(fā)動機曲軸軸頸加工車車拉(梳)工藝,自主開發(fā)了一套專用數控車梳拉機床和配套的車梳拉刀盤系統(tǒng),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車梳拉實驗平臺,可對車車拉工藝和車車梳工藝進行實驗研究,可設計優(yōu)化車梳拉工藝及整體工藝的切削實驗。可完成曲軸加工工藝系統(tǒng)中各個因素對加工效率、加工精度、表面質量和刀具壽命影響的研究。研究高速干切削情況下,硬質合金基體材質、涂層性能、刀片槽型對磨損行為、切削力、切削溫度、切削熱、斷屑變形的影響,并建立相應的機理模型。研究高速干切削情況下,切削參數對磨損行為、切削力、切削溫度和曲軸表面加工質量的影響。該研發(fā)成果可為曲軸生產線的國產化提供重要參考和指導。
大連理工大學
推出3項科研成果,包括:復合材料加工技術,如復合材料加工工具技術、復合材料超聲波輔助高效加工單元技術和螺旋銑削制孔單元技術、超聲波輔助高效加工機床技術、大型航空航天復合材料構件加工工藝裝備技術。部分研究成果分別獲得2013年度機械工業(yè)科學技術一等獎和遼寧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旋轉磨粒流精準拋光技術,通過產學研合作,可應用在航空發(fā)動機整體葉輪和葉盤等復雜曲面零件表面的精準高效拋光,風電高精度齒輪表面和大型精密軸承內外環(huán)滾道表面的精密高效拋光,該方法也是解決3D打印金屬零件內腔表面拋光難題最有效的技術手段之一。高性能復雜曲面零件精密磨削技術,能夠廣泛應用在精密齒輪高精度高效磨削加工、壓縮機活塞內圓磨削等,產品替代進口,技術指標達到日本同類產品先進技術水平。
重慶大學
推出數控機床高速電主軸性能與運行品質測試實驗系統(tǒng),包含3套電主軸測試系統(tǒng),配有力矩、速度、溫度、聲音等多項傳感器。測試軟件包括電主軸輸出特性測試軟件、驅動控制與加載仿真分析程序、熱態(tài)及動態(tài)有限元分析程序。該系統(tǒng)核心測試參數(如轉速、轉矩)范圍基本覆蓋了現有國產高速電主軸能達到的水平。電主軸分別在開環(huán)、有速度反饋閉環(huán)、無速度反饋半閉環(huán)控制下輸出機械特性曲線、恒功率曲線、恒轉矩曲線、抗擾動性、動態(tài)速度跟隨精度等參數。可對高速電主軸回轉精度進行非接觸測試;對振動/噪聲及動力學進行特性測試;對運行狀態(tài)及運行品質進行測試。
南京理工大學
將展示的科研成果包括:針對滾動功能部件進行磨損、剛性、潤滑及接觸疲勞等基礎理論研究,依靠該基礎理論體系指導生產廠家進行產品優(yōu)化,如數控機床用高品質滾珠絲桿副、直線導軌副、高可靠性、強沖擊軍用滾珠絲杠副及行星滾珠絲杠副。研究并建立完善的功能部件性能、精度檢測、可靠性試驗技術與評價方法。開發(fā)并完善滾動功能部件精度檢測與試驗儀器,如靜剛度試驗臺、精度保持性試驗臺、壽命試驗臺、可靠性試驗臺、綜合性試驗臺。滾動功能部件加工用高檔數控機床的功能部件設計、旋銑工藝研究,研發(fā)快速開發(fā)軟件平臺、選型軟件平臺等。
武漢理工大學
推出CRM型精密數控冷軋環(huán)機、HRM型精密數控熱軋環(huán)機設計技術。具有設備力能消耗少、材料利用率高、軸承環(huán)件疲勞壽命長、人工勞動強度低、沖擊噪聲小等特點。冷軋軸承環(huán)精度達到Φ100mm±0.02mm;熱軋軸承環(huán)精度達到?200±0.25mm;生產效率達到1000件/小時。在我國軸承企業(yè)得到廣泛應用,批量出口至SKF印度公司、FAG韓國公司。
上海理工大學
推出科研成果包括:平行軸式少齒差傳動研究;直線共軛內嚙合齒輪嚙合理論及應用研究;人體機構學模型及工程應用研究;長江航道航標浮鼓自動清洗、除銹、噴漆烘干裝置;鍋爐吹灰機齒輪減速器性能實驗;汽車傳動系齒輪低載強化特性與機理研究;大型碟式分離機研制關鍵技術。
南京工程學院
推出八項科研成果,包括:汽車用超高強度鋼板熱成型伺服生產線,適合汽車輕量化的加工需求。具有傳動效率高、空間尺寸小、節(jié)能等特點。高速精密壓力機生產線,用于微型電機定子、轉子的高速級進沖壓(疊鉚及散片)大型工業(yè)電機的定子、轉子快速沖壓,抗振性能佳、承載能力大、整機精度達到日本特級精度的1/2。數控橋式高架橫梁移動龍門高速雕銑床,具有剛性好、安裝方便、高速度、高精度、占地面積小,承載大,維修方便,節(jié)能等特點。難加工材料的高效低損傷切削關鍵技術,包括力、熱、顫振等切削檢測技術、加工工藝分析與優(yōu)化等,擁有多項發(fā)明專利和多項軟件著作權。五軸加工中心;智能制造系列化技術;高性能伺服驅動器。
南京工業(yè)大學
推出科研成果為可重構齒輪復合加工中心,具有功能復合、模塊化可重構結構、自主研發(fā)可重構軟件等特點。該機床具有高精度和復合加工功能,同時能夠銑削或磨削軸類、盤類零件的外圓和端面,能夠滿足中小型外齒圓柱直斜齒輪、螺旋齒輪、各類異型齒面以及自由曲面粗精加工,一機多用。單件產品的加工效率提升30%以上。
上海第二工業(yè)大學
推出用于高速高精度數控機床的高速大功率緊湊型高速電主軸,優(yōu)越的電主軸性能可以解決機械產品制造中的諸多難題,可以提高特殊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質量,已經成為提升裝備制造業(yè)的核心產業(yè)。該項目突破結構小、功率大、扭矩大、轉速高的電主軸系統(tǒng)關鍵技術瓶頸的限制,為高效精確地進行世界各類品牌的電主軸維修翻新,為高端裝備的國產化突破提供技術支撐,更好地服務我國現代制造業(yè)。
上海應用技術學院
推出3個研究成果:PVD表面涂層技術,采用真空磁控陰極電弧技術,將具有超高硬度、更強結合力、均勻一致的納微米超硬薄膜運用于刀具、各類模具以及機械零部件表面,壽命提高達到3-10倍以上。涂層具有光滑、致密、硬度高、耐高溫、抗磨損、防氧化等特點,能夠進行批量和工業(yè)化生產應用。基于動態(tài)智能控制的物流配送系統(tǒng),針對以汽車裝配線為典型代表的高強度柔性制造生產線的物料傳送而研發(fā),通過構建面向物聯(lián)網的數據管理系統(tǒng)、智能控制系統(tǒng)、并整合高效快速精確的傳輸系統(tǒng)等一系列單元,開發(fā)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快速精確、節(jié)能的高強度柔性制造生產線配送系統(tǒng)。高強度低變形液壓閥閥體制造工藝技術,本工藝技術攻克了高壓液壓閥閥體鑄件材料、過程工藝控制等一系列技術難題,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性能閥體制造工藝技術和方法;制定了高壓液壓閥閥體鑄件的企業(yè)標準等。共申報專利7項,其中發(fā)明專利4項,獲得實用新型專利授權3項。